联系我们 |
成都不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手机:13308070802(廖老师) 13308032639(宋老师) 邮箱:1302784126@qq.com 地址:成都市天目路196号(地铁二号线百草路站)
|
|
|
|
详细信息
|
校园文化 | 一所小学的穿越史:明代探花府 今日“深雪堂” |
校训:立雪立人,问学问道
世人皆知德阳市罗江区深雪堂小学,却鲜有人知道它与罗江历史 上的探花府之间的渊源。
明嘉靖十一年(1532),罗江人高节中壬辰科林大钦榜进士第三人,成为罗江科举考试开甲(一等共三人)第1人。按民间说法,中探花比中状元更令人高兴,因为状元多因德取,探花往往年轻俊美。其实不然,高节中探花也是三十好几的人了,乃地方富户,家中早有贤妻良子。 嘉靖二十三年(1544),高节出任会试同考官,因北京考场受贿罪名,革职回家,在朝廷共计为官十三年。时其兄高简、弟高第仍是南京当朝仕官。 回到罗江,高节择县城西寓地势紧邻学宫处开始营造探花府第。探花府坐北向南,凡两进,厅堂高敞,廊郭迂回,建成后成为文人雅士聚会之所。探花府石门柱镌刻地方官吏所送楹联一副:“龙楼策对三千字,金殿胪传第1人。”联文赞颂了高节的文学才华,也肯定了他在地方文化中的重要贡献。从此,高节淡泊名利,一边在学宫教授生员,一边结交绵州各县地方文人豪士,游山玩水诗酒唱和。时至今日,高节龙楼策对的三千字我们尚能在今人编辑的《历代探花文选》拜读;在北川、梓潼、涪城、游仙更是发现许多高探花的诗文题刻。
高节病逝后,隆庆年间学宫改建,探花府划入学宫地域,作为激励生学的教育场所。 明末清初,因朝代更替,战乱兵燹,罗江人口锐减,高氏后人寥寥无几,探花府也和县城一样颓废坍塌。清顺治十六年(1659),罗江并入德阳县。此后七十年,探花府均无财力和人力恢复原貌。 经过清初几十年的修养生息,特别是移民政策的实施,罗江的人口、经济、文化得到逐步恢复。雍正七年(1729)复置罗江县,在探花府旧址创办简陋的纹江书院。乾隆六年书院生员李化楠中举,乾隆七年连捷进士,再次揭开罗江科举辉煌序幕。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邑令杨周冕邀请丁忧在家的李化楠担任总监,购置南街民房扩建纹江书院。建成时书院凡四进,南街大门三间,学堂巷二门一间,厅三间,讲堂五间,耳房八间,房四间,亭子一座,池一口。知县杨周冕亲笔题写“深雪堂”匾额置于讲堂正墙,并取泞水、灅水二江合流之意,将书院名称更改为“双江书院”,将建修书院从地中掘出的探花府古石柱联再次立于书院二门,用来激励学子。从此,探花府没入历史,知者甚微。崛起的双江书院成为罗江“一门四进士、弟兄三翰林”的发祥地,地方文化不断繁荣。乾隆三十六年,绵州城因水患迁往罗江,双江书院随之进入鼎盛时期。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政府宣布“变法”,诏令在县设立高等小学堂,双江书院更名为罗江县高等小学堂。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奏定高等小学堂章程》,罗江高等小学堂附设初中班,后为罗江中学之肇始。
民国期间,罗江县高等小学堂先后更名模范小学、纹江小学、国民小学。
1949年11月罗江解放,罗江县国民小学堂更名为罗江县第1区中心小学。随着县城人口的增加,1953年在东街恢复原保国民小学后,更名城关一小。
1996年罗江再次复县。1998年,罗江镇一小更名为罗江县西街小学。
2000年5月,西街小学安排笔者和赵文治老师负责组织“六·一”节目排练,适逢盛夏,连日骄阳似火,校园内空气十分闷热。学校找不出合适的教室或绿茵地供学生排练,我想到了学校的大礼堂。然而大礼堂早已经移作他用,堆满了杂什,商议后决定搬腾。在搬腾中意外发现了部分明清风格的桌椅,几块厚实的木板更是引起了我的注意,剥落的石膏处隐约可以看见一些文字。仔细翻弄,共寻得7块木板,经笔者耐心拼凑,得一匾文“深雪堂”,楷书,字大80公分左右。敲去匾面石膏,落款为:“乾隆丙戌雪山杨周冕题”。这样,清代四川名宦杨周冕手迹被我不经意间发现,心中如获至宝激动不已。为避免文物受损,我将匾移至僻室收藏,后学校将发现文物上报县文管所,现藏罗江调元纪念馆。“深雪堂”取义于宋朝典故程门立雪,是寄望书院诸生虚心好问,求学上进。
2010年,罗江县西街小学搬迁至罗江凯江河东,为了继承和传承地方文化,更名为罗江县深雪堂小学。
从探花府到双江书院再到深雪堂小学,四百多年时光飞逝,虽然时过境迁,却让人对罗江敬教劝学的社会风尚肃然起敬。
文章来源:德阳日报纵目周刊 纵目
|
|
|
|
成都不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地址:成都市天目路196号(地铁二号线百草路站) QQ:1302784126 E-mail:1302784126@qq.com 手机:13308070802 中国校园文化设计群:629261633 版权所有 违者必纠 蜀ICP备17035502号-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