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成都不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手机:13308070802(廖老师) 13308032639(宋老师) 邮箱:1302784126@qq.com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陕西街30号附10号
|
|
|
|
详细信息
|
辅仁中学校
位于我市南岸区辅仁路的市辅仁中学,是个名副其实的实施仁爱教育打造辅仁文化的学府,以儒家思想核心内涵早已融入民族血液的“仁”为其办学理念。笺行于“辅人成才,辅材成仁”实践,逐步形成以“进德修业,至诚辅仁”为主要内容的独特辅仁文化或曰辅仁精神,为科教兴国,为建设和谐社会做贡献。
辅仁
水有源头树有根,辅仁文化自然有其历史渊源。读向楚于1933年所修《巴县志》卷七学校的“义学”这一节得知,早在清朝道光年间,原重庆所辖巴县惠民场有个名曰张九龄的里绅,醵金买田租二十二石,延师办了一所义学,起名为“育材义学”。这个义举在当地开创了百姓子弟免费上学的先河,这可算是辅仁文化的发轫。
又阅上述《巴县志》卷七学校的“书院”这节获知,到了清朝同治四年(注:即公元1865年,距今146年),巴县惠民乡张寿黔、张瑞同筹延师,可能在育材的基础上兴建起“辅仁书院”(注:以辅仁为校名盖源于此),这是当时包括重庆市区在内一共有17所书院之一。这所精诚服务于乡梓的书院具有50多年历史,直至民国时期实行新学制时,“辅仁书院”才被更名为惠民乡小学。
辅仁
而辅仁文化的更大弘扬的提升是在上个世纪1942年辅仁中学兴办之后。辅仁中学的创办者是惠民乡张君仲,曾读于北京大学,毕业之后留学日本,学成归国追随孙中山革命,是个主张教育救国的爱国民主人士。抗日战争时期,弃政还乡决心兴办一所像样的乡村中学,借以光大张氏优良传统的延伸辅仁文化。1941年筹办,他得到了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在重庆从教多年富有教育经验的同族堂弟张仲纯鼎力支持。二人志同道合赢得了惠张氏族的拥护和相助——捐给育材义学、辅仁书院所遗田产300余石作校产。校董事会建立后张君仲荣任董事长,张仲纯出任校长,将校名定为“重庆市私立辅仁中学”,校址定在离惠民乡十里许的山环水抱的回龙寺(原为佛教寺庙)。延聘了重庆市一批名师 ,如聘毕业于北京大学在重庆市立一中任教务主任黄李珖为教务主任、聘留日归国从教在重庆市立一中任训育主任何履之为训育主任等。1942年秋招收高、初中新生300余人,辅仁中学从此问世。素有儒学修养的张君仲与张仲纯其以仁爱精神为办学理念,以为国民为民培育人才为宗旨的忠诚,尽显于他们撰写的辅仁校歌之歌词中。歌词全文是:“山迎风兮廻水龙,鬰乎苍苍灵秀锺。”以友辅仁垂教训,一贯之道恕与忠。为中华培元气,为地方启文风。承哲人之遗绪,进世界于大同。努力兮前进,发奋兮为为雄。”在1942年秋辅仁中学首届开学典礼上,师生高唱校歌,二张在会上慷慨陈词,激扬辅仁中学的办学理念与宗旨。张君仲振臂高呼:“要学仁,要学成,读辅仁!”群情为之振奋。
辅仁中学从1942年到1949年的8年时光里(其间经历了1947年春高中部从惠民迁到重庆弹子石魏家花园,1948年春继迁南岸罗家坝戴家院现辅仁中学校址,初中部一直留在惠民廻龙寺)在辅仁文化引 领和鼓舞下生气勃勃。第1个学期的1942年冬,重庆市教育局派员前来实地考核合格而获批准立案。第2个学期的1943年上半年,学校进入重庆市第1流行列被市主要媒体报道。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学校自始至终聘请一批中共地下党员和进 步人士执教,早期如白一民(又名白坚石,渣滓洞牺牲的烈士)、文宗贵、陈如元,中期如朱增澜、范硕默、朱挹清,晚期如任士学(中共巴綦南特支书记)、王寒生等。其次长期接受地下党来校进行教育、发展党员和地下党外围组织成员等活动。如1944年接受中共中央南方局刘光、张黎群派张定、吴子见等到校活动;1947年左右又接受川委特委负责人邓姚明和重庆市委工运许建业等先后派范彬文(范硕默)、王古泽、黄石声、杨继白、谢汀等多人到校活动:1949年让中共巴綦南特支机关直接进驻初中部,使学校教育赤化。由于学生受到地下党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民主主义、马克思主义等教育,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得以树立,道德观从自然朴素的仁爱发展到对国家对民族的大仁、大爱,有的加入了共产党,有的加入了党的外围组织“新青社”组织。辅仁中学为国家培育了一大批人才,1949年解放时,巴县区乡级政权的骨干很多是辅仁中学毕业的学生,所以时人给予辅仁中学“进 步中学”称号而被广泛传颂。辅仁中学被巴县人民政府于1988年定为县级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
解放后,辅仁中学进入了自由发展的新天地。1952年2月,它与英才中学、东方中学合并,被政府改为公立学校,1953年9月改名为市第十七中学。1997年重庆直辖后,撤销十七中学建制将学校复名为辅仁学校,继而复名为辅仁中学,升为市重 点中学。新一代辅仁人大力传承历史文化精华“仁”,并着意创造,将其文化品位与时俱进提高到新高度。经典对“仁”的解释是:”仁者爱人也”,“亲亲为大”。辅仁中学的仁爱教育实质便是人际的和谐教育。和谐是仁爱发展的必然和最终目标,因而他们刻苦致 力于和谐教育。大自然中的绿色是zui惹人喜爱而又是zui具生命力的,因此他们把仁爱教育、和谐教育给以“绿色教育”形象化的称谓,大力打造这一文化工程。目前他们已经实现校园环境的绿化取得“全国绿色学校”桂冠,促进了人与环境的和谐。学校自编教材《德育与绿色教育》获中央教科所一等奖。学校相关建筑以“辅仁苑”、“仁爱苑”、“仁智苑”、“仁乐苑”、“仁德苑”命名,学校领导干部和师生在和乐融融的辅仁校园文化的濡染熏陶下,形成团结和谐的整体。学生人人追求德、智、体、美的全面和谐发展,奔向学校规定的“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公民和合格毕业生”这个绿色教育总目标。绿色教育将成为辅仁中学的一张亮丽的名片。
文章来源:“辅仁中学”公众号
|
|
|
|
成都不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陕西街30号附10号 QQ:1302784126 E-mail:1302784126@qq.com 手机:13308070802 中国校园文化设计群:629261633 版权所有 违者必纠 蜀ICP备17035502号-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