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何谓不言 服务项目 校园之论 新闻资讯 案例展示 联系我们

案例展示
  幼儿文化
  小学文化
  中学文化
  职校文化
  其他文化
  施工案例
联系我们

成都不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手机:13308070802(廖老师)  
         13308032639(宋老师)  
邮箱:1302784126@qq.com  
地址:成都市天目路196号(地铁二号线百草路站)

 
详细信息
把握校园舆论形态 加强校园舆论引导
      一、校园舆论的内涵及特点     
      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 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一致性的特点,因此能形成一定的社会合力,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可能产生某种程度的影响。    
      当面临社会近期发生的重要事件或重要变动时,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具有一种社会 责任感,往往会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形成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心理反应。一旦这些认识和心理反应在校园里形成某种程度上的共鸣,即形成了不同的舆论形态。舆论是民意的自由表达的一种方式,是某种共同性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的公开表露,对实现社会的发展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调控力量。因此,必须正确认识、引导校园舆论,对于高校改革发展、和谐校园建设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校园舆论表现为多数学生对教育问题、社会现象等整体知觉和集合意识,包含了信念、 态度、意见和情绪等心理要素。因此,校园舆论具有潜(情绪型)舆论、显舆论、行为舆论等三种基本的存在状态。      
      潜舆论是一种基于内心信念的舆论形态。当学生们遇到具体社会事件触及其信念底线时,往往会习惯性地调动记忆,并不经意地运用信念进行对比判断,以一种直觉的形式——兴奋、敬慕、焦虑、厌烦、冷漠、恐惧、愤怒等情绪表现出来,因此也称之为情绪型舆 论。这种舆论的特点是可以知觉到但又不易确切捕捉到,具有社会感染的特点,特别在具体的舆论场中,感染十分迅速。因此,对非理性的情绪型舆论引导不力或引导失误,可能导致不利于校园稳定的显舆论和行为舆论。      
      显舆论是由潜舆论经过一段时间酝酿,形成的具有一定数量规模、以各种公开的形式 来表达的对社会问题、事件的观点、态度等。显舆论在总体意见表达方面相对清晰,容易被人们感知和觉察到。同时,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阅历等不尽相同,造成校园显舆论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它可能是学生对于外界信息刺激的一种本能反应,但也有可能是在受到外在影响后表现出来的一种工具性机能。因此,显舆论所表达出的学生意见倾向比潜舆论要复杂得多。     
      行为舆论显著的特点是学生以行为为主要诉求手段来表达态度、意向,而且通常还 会夹杂着语言和文字的意见表达,是一种综合型舆论。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行为舆论是社会集合行为中的一类,具有较强的目的性,例如为了观念的传播或情绪的发泄等。一般情况下,行为舆论的意见表达强度大于一般的显舆论。 
二、对不同形态舆论的引导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 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高校是精神、思想高度活跃的聚集地,高校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人格发展成熟的关键期,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还具有较大的局限。因此,必须加强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夯实校园舆论阵地,把握校园舆论特点,丰富校园舆论引导方式方法,构建以人为本、尊师爱生的和谐校园文化,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健康发展。     

      首先,厘清充斥于校园的各种信息,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壮大主流舆论。校园里 不仅有自由的学术精神,也会收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信息,有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正面信息,也有貌似宣扬民主、自由实则是小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思潮。因此,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实现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   

      其次,把握学生的各种情绪和言论,迅速作出研判。当发现学生中有较大情绪波动时, 便应该意识到是否有外界信息干扰他们正在培养的理想信念。对正面的潜舆论给予适当放大,促其形成较好的学风、校风;对负面的潜舆论不回避,及时采取正面教育的方式给予解释和心理疏导。当在学生中出现某些言论时,可不急于制止,因为有些只是学生对某些问题表达的合理想法,当这些学生数量规模不足以影响到整个群体时,可以提供适当的机会让学生自由表达他们的合理诉求。但当发现学生的某些负面言论已经初具舆论势头时,学校有关部门应及时引导,通过增加相关信息的透明度,保 证信息的及时性、权 威性和真实性,澄清谣言;也可以为学生及时提供符合一般社会规范的参照系,或改变学生已有的预存立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象、社会问题。

      再次,针对在学生中出现的行为舆论,总体上应当以正面示范为主。行为舆论的表达意 见强度,通常比其他形态的舆论要大。对于行为舆论的引导,学校应该关注、鼓励各种有利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各种倡议、社会活动等。学校通过提倡、鼓励造成"从众"局面,也可以抑制负面行为舆论的产生。而对于负面行为舆论,因为具有明显的社会集合行为特征,重 点应放在情绪、观念的预防性疏导,以及事后对越轨行为的理智疏理等方面。

      后期,应该充分发挥学校的宣传优势,整合校内各类媒体宣传资源,完善校园舆情监测 机制,构建立体信息网络、人际网络、活动网络,形成功能互补、覆盖广泛、富有效率的校园舆论引导格局。充分发挥宣传部门的"把关人"作用,加强社会舆情分析研判,对于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引导,从学生关注点入手,科学解疑释惑,有效凝聚共识。

成都不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地址:成都市天目路196号(地铁二号线百草路站) 
QQ:1302784126  E-mail:1302784126@qq.com  手机:13308070802
中国校园文化设计群:629261633 
版权所有   违者必纠   蜀ICP备170355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