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涵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形成和发展的产物,它体现着高校独特的风格和精神,是高校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历史积淀、自身努力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的校园精神与氛围的集中体现。“良性的大学文化有其共有的特性,那便是和谐与责任。”[1]可以说,和谐的高校校园文化是大学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它是高校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一般而言,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包含三个层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物质文化主要是指高校校园的文化设施、校园环境营造等方面。如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运动场、文娱活动场所等。这些以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设施,以其独特的校园风格和文化内涵影响着师生员工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是高校校园文化的基础。制度文化主要是指学校的组织架构及其运行规则,包括学校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校风校纪等,是高校校园文化的行为规则。精神文化主要是指师生认可的价值观、学校发展目标、文化生活等。校园文化的核心是精神文化,其中的价值观、价值取向、教育理念更是得到全体成员的认同并随着学校的发展而日益强化,是高校办学的灵魂,也是一所高校区别于其他高校的本质特征。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组成部分是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二、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意义 1.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直接影响着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大功能的实际发挥。一个社会是否和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道德素质的高低。社会成员道德素质高,人们**会自觉地遵纪守法,也便有利于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安定有序、团结友爱、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基地,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奠基地,因此它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另外,高校还是科技创新的基地,文化创新和繁衍的重要场所,它在吸收社会文化的同时,又把自己先 进的思想输送给社会,在繁荣社会文化的同时提升社会文化,深刻地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文化。因此,构建和谐的高校校园文化对 引 领 先 进社会文化、创新主流思想意识、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2.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有利于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落实在高校的发展理论、发展思想上便是:要以人为本,实现学校发展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相互协调,实现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与学科发展的相互协调,实现学校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共同进 步。校园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发展依赖于和谐,和谐取决于发展,取决于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只有科学发展才能实现高校的真正和谐,也只有高校和谐发展了,科学发展观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 3.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有利于促进师生的发展 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把人的需要与人的发展放在第1位,能够充分挖掘人的全部潜能,使之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和谐发展。高校和谐校园文化薰陶使师生员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培养其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自律能力,使师生员工用理性战胜情绪的冲突,用文化引导正确的思想,激励师生员工进行创新和创造,提高其知识素养、工作能力、交往协作能力,使其成为一个完善的人。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和谐的高校校园文化不但有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而且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克服绝 对权 威的形象去顺应校园里学生要求民主、平等和互动关系的发展趋势,完善师生沟通的能力和技巧,使师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营造一种民主、互动、平等而又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从而实现师生素质的提高和民主、互动、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 4.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有利于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大学文化是软实力,也是核心竞争力。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它对一所大学的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 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高校间的竞争不仅表现在硬实力上,同时也表现在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基本内容的软实力上,而且后者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趋势。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的过程实质上是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形象的过程。因此,培育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对于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形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5.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有利于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 邓小平同志曾说:“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对高校而言,这句话同样适用。和谐的高校校园文化可以有效化解全球化及社会转型带来的高校校园思想活动的新问题。和谐的高校校园文化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党员干部,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人,从而增强高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师生对学校形成一种共同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归属感,有助于促进高校内部的相互沟通、理解和交流,使和谐的理念深入人心,从而创建良好的育人氛围和环境,推动和实现高校的和谐稳定,进而推动高校实现跨越式发展。
|